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DJI内战!Pocket 3 vs Action 4 到底谁才是Vlog神器?选错直接吃灰!
想拍Vlog,提升视频质感,很多人都会在大疆的两款明星产品之间纠结:Pocket 3和Action 4。它们看起来都是小巧的拍摄神器,但骨子里的基因却完全不同。选错了,不仅拍不出想要的效果,相机还可能从此在角落“吃灰”。
别再盲目跟风了!今天我们就把这两款相机掰开了、揉碎了,一次性告诉你,到底哪台才是你的“天选之机”!
灵魂拷问一:你到底要拍“谁”?
这是最核心的问题,决定了你的镜头语言。
- Pocket 3:精致的“大女主”,拍的是“环境里的人”
Pocket 3天生就是为了让你在镜头前闪闪发光。 它搭载了三轴机械云台,无论你怎么走动,画面都稳如泰山,轻松拍出电影运镜感。 其20mm的焦段非常适合单人Vlog自拍,能产生恰到好处的背景虚化,突出人物主体,故事感满满。
把它想象成一位“精致的女生”,追求画面的细腻和美感,适合记录生活、探店、旅行中以“人”为主的vlog。 但它也同样娇贵,云台结构精密,不防水,需要小心呵护。
- Action 4:“硬核的挑战者”,拍的是“人在环境里”
Action 4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。它拥有超广角镜头,视野开阔,能将你和周围的壮丽环境尽收眼底。 它的使命是记录“你在做什么”,而不是“你长什么样”。因此,它更适合拍摄户外运动、第一人称视角(FPV)等宏大场面。
把它比作一个“能干粗活的男生”,上山下海无所不能。机身坚固耐用,裸机就能实现18米防水,随便磕碰、清洗都不心疼。
画质大比拼:谁的“电影感”更胜一筹?
虽然都出自大疆,但画质表现上,两者侧重点截然不同。
- 天生底大一级:Pocket 3的画质“王牌”
传感器尺寸是关键! Pocket 3拥有一块1英寸的“大底”CMOS传感器,而Action 4是1/1.3英寸。 这意味着在同样光线下,Pocket 3能捕捉更多光线信息,尤其在夜景和暗光环境下,画质更纯净、噪点更少,更能与手机拉开差距。 白天光线充足时,两者画质差异不大。
- “电影感”的秘密:虚化与色彩
Pocket 3的大光圈和大底带来了天然的物理虚化效果,在拍摄半身人像或特写时,背景会像电影一样自然地模糊掉,这是Action 4几乎无法实现的。 在色彩方面,两者都支持D-Log M模式,为后期调色提供了巨大空间,是大疆“电影感”的关键。
- 高速摄影:Action 4扳回一城
在升格拍摄(慢动作)方面,Action 4支持4K 120帧的Log模式录制,并且能录下声音,素材是正常速度,方便后期进行变速创作。 而Pocket 3的4K 120帧模式下无法使用Log,且直接输出的是无声的慢动作视频。
上手体验:谁更省心,谁更“抗造”?
除了画质和视角,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耐用性同样重要。
- 防抖:机械云台 vs 电子增稳
Pocket 3的机械云台防抖效果极其顺滑,非常适合日常手持运镜。 Action 4采用的是电子防抖技术,同样稳定,但更偏向于过滤极限运动中的剧烈抖动。
- 续航与存储:Action 4的便利性优势
Action 4支持更换电池,可以购买备用电池实现无限续航。 而Pocket 3是内置电池,没电了只能连接充电宝。 此外,Action 4的一些套装版本拥有丰富的配件生态,例如适用于骑行、潜水等的套件。
- 操控与开拍速度
Pocket 3的设计堪称惊艳,旋转屏幕即可开机,一秒进入拍摄状态,对于抓拍瞬间极为友好。 Action 4的磁吸快拆设计也非常方便,可以在不同配件间快速切换。
价格与购买建议
- DJI Pocket 3:价格相对较高,标准版官方售价为17,990新台币起。
- DJI Osmo Action 4:价格更具优势,标准套装售价为299美元起。
- -- 抄作业时间:到底怎么选? ---
- 果断选择 Pocket 3 的你:
- 精致生活记录家:你拍摄的核心是“人”,注重Vlog的画面质感、人物美感和故事氛围。
- 城市漫游者:你的场景多为日常、旅行、探店,追求手持拍摄的稳定顺滑。
- 画质优先党:你对暗光表现和背景虚化有较高要求,希望设备能轻松拍出“电影感”。
- 闭眼入 Action 4 的你:
- 户外运动冒险家:你经常上山下海,需要一台能经受风吹雨打、不怕摔的“硬核”设备。
- 第一视角爱好者:你喜欢记录骑行、滑雪、潜水时的沉浸式体验。
- 实用便利派:你更看重可换电池的续航能力和超广角带来的视觉冲击力。
总结一下:
没有最好的相机,只有最适合你的相机。Pocket 3是一位优雅的舞者,为你呈现精致细腻的影像诗篇;而Action 4则是一位无畏的勇士,陪你记录下每一次热血沸腾的冒险。想清楚你的核心需求,再做决定,才能让你的新相机物尽其用,而不是成为下一个“吃灰”的摆设。
Loading...